青蛙记
发布日期:2024-12-26    浏览量:14136    

项目名称:歌仔戏《青蛙记》

节目形式:戏曲

场地类型:黑匣子剧照

专业类别:舞美设计

设计师:苏嘉莉

项目获奖情况:

2024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视频呈现:
项目创意设计:

一 舞台形式:开放式舞台的突破


小剧场版《青蛙记》采用开放式舞台,摒弃沿幕与竖条,与传统舞台大相径庭。传统镜框式舞台追求规整,边沿条幕横平竖直,装置与景片藏于幕后,依靠升降杆切换场景。而黑匣子剧场将吊杆和灯具外露,如果和传统舞台一样,通过吊杆变换场景,吊杆上上下下,观众的视觉感受一定不好。于是我把置景简化,多为落地式来呈现。这种构造打破传统舞台的封闭,让观众得以窥探舞台“后台”元素,带来不一样视觉感受。


二 情境营造:受限中突破自我

  • 这个黑匣子是挑战性的舞台,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利用开放式环境塑造荷塘月色情境,是特殊舞台限制下进行创新。我想这是传统与现代,科技与艺术,不同时期潮流之间的碰撞。我在舞台上设置了三块投影区域,一块是3米高9米宽的幕布,边上两块异形的版面,结合多媒体,它们主要承载着此剧一个场景的呈现与变换。

  • 这个黑匣子剧场原有“出将入相”的小门、墙壁上的一些开关、电闸等一些零碎的元素。虽然是开放式舞台,但我们思考如何把这些固有的东西消失在视线里,尽量把整个舞台收拾得干净些。于是我和导演商量了,在两侧做了两个江南庭院中的六角门,不仅丰富了园林的视觉效果,还通过框景的方式增添了意境。也为演员提供了调度的线路,同时也达到遮丑的目的

  • 我们还紧密贴合荷塘主题,在舞台前区设置了四组带有车台的荷花丛,通过导演的编排,结合表演,达到景随人移,人在景中的效果。


三 观演关系:近距离的沉浸体验

此次我们观演关系上进行创新,观众与舞台距离极近,部分区域近乎零距离。这种亲近感极大地增强观众的代入与参与感。今年 5 月我到乌镇采风,偶然到了一个荷塘,当时感觉太美妙了。从中我也得到灵感,便和导演商量,把现实荷塘中木栈道置到观众席中,不仅是一种舞台装置,也是一个表演区域。在这种开放式环境中精心营造的荷塘月色之境,让观众仿若置身表演之中,而非远观。于是我们思如泉涌,将观众席也巧妙点缀粉白相间的荷花,使观众宛如坐在荷花丛中欣赏《青蛙记》。

 




免责声明:本文由设计师(苏嘉莉)本人填写,并对所填内容真实性负责。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先与设计师(苏嘉莉)联系后,再联系本站删除。
联系我
苏嘉莉

联系电话:15960280705

联系人:苏嘉莉

微信二维码:

邮箱:398936175@qq.com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