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推出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报批“一件事”改革,通过整合跨部门审批流程、精简材料、缩短时限,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此次改革聚焦“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间”,推出三大核心举措:
并联审批,时间缩减50%
原审批流程中,主办方需分别向文旅、公安部门申请“营业性演出许可”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串联办理耗时较长。改革后,两事项实施并联审批,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同步受理材料,部门协同审查。以涉外演出为例,审批时长则从共20个工作日减少至共10个工作日。此外,经文旅和公安部门召集,消防部门在相关活动筹备阶段和安全专题会议期间给予专业性指导意见。
材料精简,压缩率达50%
依托“一网通办”数据共享,改革前的27件申请材料中减少为改革后的13件,部分材料实现“一次提交、多部门复用”。《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场地合同》《风险自评报告》只需提交一次,系统自动推送至文旅、公安部门,材料精简比例达50%。
全程网办,让数据多跑路
改革全面优化线上服务,推出联办模式,主办方可通过“一网通办”专栏一次性提交全部材料。材料补正、进度查询、电子证照下载等功能全程在线完成。
近年,上海演出市场持续繁荣。2024年,全市共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281场,吸引观众超359万人次,创造票房近35亿元。据初步统计,2025年1-5月,共举办营业性演出21908场(不包含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观众1009.6万人次,票房16.3亿元,同比去年基本持平。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原有审批流程的“材料重多、耗时长”等问题逐渐凸显。例如,一场涉外演出需向文旅和公安部门提交共27项材料,总审批时长近20个工作日,主办方的筹备材料较多、周期较长。对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公安局,对标“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六个一”标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办理、统一发证、一体管理),推出改革方案,实现跨部门审批流程再造。改革促使管理松绑提升行业活力。
流程简化大幅提高效率
某知名演出公司负责人来申报某演唱会,他体验了“一件事”报批后表示:“以往涉外演出需提前半年准备材料,现在通过‘一件事’平台,材料清单一目了然,还能实时跟踪进度,大幅提升了项目落地效率,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策划商业合作、票根联动、扩大影响力。”
材料精简为企业松绑
另一家演出公司负责人表示:“近期刚为某演唱会签订了合同,但因场地档期紧张,只有1个月筹备期,照以往节奏报备还需要准备很多材料,时间很紧张,但有了“一件事”以后,我只需要准备原来一般半的材料,筹备期大幅缩短。”
打造演艺审批改革样本
作为全国最大的演唱会市场之一,上海此次改革不仅为本地演出市场松绑,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审批服务的优化,更多国际顶级演出项目有望落地上海,助力城市文化消费升级,为市民带来更丰富的高品质文化体验。
(内容来源:上海发布。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