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一场别具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丝路歌章》由陕西演艺集团重点规划,陕西省歌舞剧院历经多年精心创排。2024年5月,该作品成功入围全国交响乐创作计划,被列为2024-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计划扶持作品,备受业界瞩目。
这场由陕西演艺集团倾力打造的交响诗剧,成为L-Acoustics L-ISA沉浸式扩声系统在西北地区的首次规模性专业应用案例,将张骞出使的壮阔、昭君和亲的幽思、敦煌壁画的华彩,凝练为可听可感的文明史诗。此次专业艺术院团与前沿沉浸声学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文旅演艺领域再树范式应用案例。
L-ISA沉浸声:直击痛点
《丝路歌章》采用宏大的“序+九章”结构,融合独唱、合唱、交响乐与诗歌朗诵。
传统立体声扩声系统在此类大型多声部作品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交响乐队的丰富声部层次可能被压缩至有限的左右声道平面,造成空间感受限;
听众席边缘听音区可感知的相对声像定位可能“失焦”,造成体验感下降;
强动态段落中,细腻音色可能被整体声浪掩盖,造成细节损失……
《丝路歌章》创作团队精益求精,核心诉求明确:“需要声音精准还原空间纵深与历史场景的流动感”,这是基础扩声范畴难以达到的,而L-ISA系统可以通过沉浸式声场‘塑形能力’,实现完成极具包裹感的空间听觉重构”。
L-ISA系统界面
《丝路歌章》音响工程技术团队部署的西北首个专业剧场级L-Acoustics L-ISA沉浸式扩声解决方案,以精确的声学工程技术重构丝路听觉体验。
「L-Acoustics Soundvision」
L-ISA精准的声像定位赋予了角色空间的实体感,正面采用五组L-Acoustics A10 Focus(高指向性)与A10 Wide(宽覆盖)组合成正面场景扬声器系统。
依托A10系列优异的Panflex™ 水平指向性调节技术,实现能量与覆盖的精确控制。例如,在独唱段落,系统将人声声像精准锁定于舞台中央位置点,即使听众身处侧区,亦能清晰感知到“直面歌者”的定位感与临场感。
与此同时,设计师部署了8组5XT作为舞台前区补声,在拉声像的同时也为听众体验增添了更加丰富的细节。
「5XT」
超低扬声器系统
我们在舞台中央的正面场景扬声器两侧,吊装部署了两组L-Acoustics KS21超低频扬声器,有效集中低频能量投射于观众区域。在演出乐段,深沉磅礴的气势直达人心,古老文明气息贯穿全场,而高频清晰度与空气感却得以保留。
环绕扬声器系统
「X8」
我们沿观众厅侧墙及后墙均匀部署了8组L-Acoustics X8,力求实现均匀覆盖的环绕声场。在演出中,通过L-ISA处理器精确控制多通道对象声像移动,商队驼铃声由剧场后区平滑过渡至前区,其声像移动轨迹的连续性与物理位移感高度吻合,引导观众产生空间位移的沉浸式联想。
调音台系统
此次Quantum 338与 L-ISA Processor沉浸声处理器组成的高精度数字音频处理链路驱动:高保真音质处理,Quantum 338的强大核心与极高采样率确保了交响乐队弦乐声部复杂泛音结构与动态呼吸感的无损传输与处理。而在合唱团强音爆发段落,系统通过多段动态处理与智能增益补偿策略,保障独唱声线清晰度不被掩蔽。
L-ISA“更懂”你的耳朵与心绪……
《丝路歌章》全场各区域的频响与声压级分布高度均衡,使得观众不论身处听音区何处,都能感知到动人的演奏细节。
声音贯穿古今,编钟声像被定位于舞台上方空间,同时祭祀鼓的低频冲击力直抵观众胸腔,实现了声像在高度维度的清晰分离与定位。现场观众直言:“这种基于精确声学还原的‘听觉历史场景’构建,给了我‘历史叙事’前所未有的真实触感。”观众不再是被动接收声音,而是被包裹于动态声景中,达到深度艺术沉浸体验层级。
当灯光渐暗,“丝路”这段沉睡的史诗睁开双眼,为你吟唱千年文化。终章高潮,观众闭目聆听,丝路文明在沉浸声场中流转升华。那些用声音精准投射的琵琶轮指细节、传递的驼队行进节奏、编织的千年市井……这些时光的厚度,都得以为音符所承载……
(图文来源:华汇音响顾问。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